井冈山思想文化教育培训基地之站标
井冈山思想文化教育培训基地LOGO

战略转向

2023-06-26
26 2023-06

07:40

惊闻井冈已失陷,忧心家中危和安;

征成千里不畏难,革命成功心无憾。

大柏地战斗后,自大余城下仓促退出战斗被敌军穷追猛打的局面顿时改观,李文彬得知刘士毅被红军打得大败以后,害怕重蹈覆辙,龟缩赣州不出。

而红四军经此一役,一扫多日被尾追之敌突袭带来的苦恼,士气大振,后面再没有尾追的敌军,红四军决定转攻宁都,补充给养。

宁都,历史上曾两次设州,有着千年历史。明代崇祯初期,宁都北城外经贸市场增多,其交易占全城交易的70%o因这大片范围当时属城外,无任何防守设施,经常遭到流匪侵扰,商人市民怨声载道。在明崇祯五年(1632年)六月,开始兴建新城,明崇祯九年(1636年)竣工。经这次增修,宁都城周由原5里延长至8里。新城建有7门,原老城与新城相连的城墙尚有3座城门,故宁都有双重城墙共10个城门。且三面环水,易守难攻。

当时,国民党第14军军长赖世璜的弟弟赖世琮率一个保安团驻守宁都,该敌听闻红四军在大柏地打败刘士毅部,并转向宁都的消息以后,赖世琮被红四军的战斗力所震慑,于2月12日晚不战而弃宁都城逃跑了。

2月13日,红军没费一枪一弹便进占了宁都城。这是自大余败退后红四军占领的第一个县城,红四军前委当即决定在宁都筹粮筹款,进行短暂的休整。

谢桂标负责带队筹粮筹款。宁都是赣南一个很大县城,过去是州治,加上梅江直通鄱阳湖,水运方便,是赣东南有名的商业重地,商贸发达。

谢桂标首先来到商会,将红军需要在宁都筹粮筹款的事与商会会长说明了来意。会长看到红军进入宁都县城以后,没有骚扰宁都城内的百姓和正常的商业活动,在听到谢桂标他们的来意后,由商会负责筹款500。大洋,并按

 

谢桂标的要求准备了3000条干粮袋和3万斤大米。

红四军进城一个小时不到,宁都商会答应的5000大洋就送到了红四军军部驻地,前委决定无论官兵,每人发5角钱的零用钱,用于购买个人物品,并在宁都县城休整一天,明天出发,打回井冈山。

官兵们抓住这难得的半天休整假期,纷纷结伴到街上购物、打牙祭、理发等等。谢桂标与袁文才、刘辉宵、刘天林等一行人来到街上,想找一个理发铺子理发。可是,宁都街上的理发铺子和理发挑子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,全部都是红军官兵,看到眼前的场景,谢桂标傻眼了,这排到半夜都不一定轮得上自已。原来一个月的征战,每个人都胡子拉麓,头发也蓬乱。

谢桂标转身走进一间理发铺,问正在忙碌着的老板,宁都县城哪里有理发工具卖,老板热心地叫来一个小伙计,让他带谢桂标去买理发工具。

小伙计带着谢桂标在街上七拐八弯,来到一个专卖各种五金、工具的小店。当谢桂标说要买理发工具时,店老板高兴了,原来他一年多前,进了12套理发工具,到现在也只买出去一套。他说道:“长官,我这里的理发工具是从上海进的货,是质量最好的货。进价是一块两角,包括理发推子、剃须刀、£小油壶、毛刷等。长官需要,我就按进价给你。”

边说边转身打开身后的木柜,取出一个布包,解开绑住的绳扣,打开包裹的布,从里面拿起理发推子、剃须刀、小油壶、毛刷等让谢桂标一一过目,然后,他把包裹的布一抖,说道:“这块布是理发时的围布,不用时是包裹布。”

谢桂标用手试了试理发推子,说道:“老板,你这里还有多少?我全部买的话你报个价。除了你这里,宁都还有谁有理发工具卖。”

老板答道:“长官,一共有11套,全部要就按13块大洋,我再送你11块小镜子。宁都没有其他老板卖理发工具。”

谢桂标一听,说道:“好,成交。”付完款,和刘天林一起拿着11套理发工具返回驻地。他安排一个战士去烧水,安排几个战士去把在驻地的事务长都找来。他自已则搬过一张凳子,叫刘天林坐下,他打开包裹着理发工具的布,围在刘天林的脖子上系紧,按店老板说的将小油壶的机油滴了一滴到理发推子上,用手推了十几下,然后开始给刘天林理发,边理边说:“现在我给你理发,等一下你给我理发,我们两个互相理。”

这时有七八个事务长围了上来,看到谢桂标正在给刘天林理发,看到头

 

顶上凹凸不平的头发,谢桂标经常停顿的右手和刘天林脸上痛苦的表情,事务长们一个个头皮发麻。谢桂标边理边说道:“你们都过来了,现在你们两个人一组,相互开始给对方理发。先来的可以带一套理发工具回去,以后,这就是你们的武器。”

事务长们没有办法,只好学着谢桂标的样子,开始了他们人生的第一次帮别人理发,也接受了第一次给别人理发的新手的蹂嘛。

谁也没有想到,这么一个小插曲成了人民军队一直保留至今的优良传统之一,它加深了人民军队官兵之间的感情。

2月14日,为实现当初“围魏救赵”的战略构想,红四军掉头往西,向吉安、兴国、永丰交界的东固靠拢。几天后部队在离东固25里路的南隆宿营,当地主动找到部队汇报,原来在这里有我党领导的秘密政权,也有群众组织和游击队,但不打红旗,和白区通邮通商,人们自由往来,不像井冈山地区有赤白对立的现象。

在前两天进军的途中,在一个村子打土豪时,意外得知前几天有一支同样的队伍经过这里,也开展了打土豪活动。这时,红四军才惊悉井冈山已经失守,彭德怀率红5军突围下山,正向赣南活动。袁文才、刘辉宵、谢桂标、刘天林等几个人听到井冈山已经失守,一个个忧心忡忡,担心留在家中的人员能否坚持下来,山中的损失情况,还有多少人幸存了下来,等等。

部队进驻东固,晚饭后,他们几个坐在那里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。最后,还是谢桂标打破了沉默,说道:“选三大哥,不要太操心,我们半年前就做好了井冈山要失守的准备工作,能不能渡过这次劫难,就看他们的造化了。只要挺过这一个月,日子就不会太难熬!”

说完,谢桂标低声唱道:

惊闻井冈已失陷,忧心家中危和安;
征战千里不畏难,革命成功心无憾。

正在这时,通讯员过来通知袁文才、刘辉宵明天开会。原来这一次毛委员、朱德率红四军主力下山,是为解井冈山之围,现在井冈山已经失守,红四军需要重新考虑战略发展方向了。所以,红四军前委决定在东固进行几天时间

 

的休整,并召开会议改编部队、传达“六大”文件和故略发展方向。

通讯员前脚才走,医护队队长又跑过来对谢桂标说,现在从井冈山带出来的骨药没有了,是不是趁休整时机安排人上山挖草药熬制?谢桂标站起身去安排明天上山挖药的事。

东固,离吉安县城有100多里路,处于数县交界的边境,地形险要,周围都是崇山峻岭,中间有一片田地和村落。谢桂标在当地找了二十几个向导和采药农,带着七八十个战士上山挖药,直到太阳落山才回来,马上又安排人员洗药、熬药,他和刘天林两个人分头监督。

连续几天的大晴天,谢桂标将挖来的草药分门别类,熬制膏药的熬制骨药,晒干保存的晒干后打包。

红四军前委经过研究,决定抛弃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(打圈子政策),以对付敌人的跟踪穷追政策。

这个决定有重要意义,原先红军有一种在固定地区作长期斗争的思想,认为只有“固定区域的公开割据”才是正确的,现在这个决定,实际突破了红军初创时期在认识上的片面性和局限性,为以后在闽赣两省大范围的游击行动,以至最后创立中央苏区,打开了一条道路。

由于部队改变了作战方式,在今后几个月内将处于游击状态,一些重伤员和行动不便的伤病员必须留在东固养伤养病,这些人中就包括周子昆、毛泽覃、陈东日等共二三百人。

谢桂标也忙着为伤病员准备养伤治病用的膏药和草药,并随同毛委员、朱德、陈毅去挨个看望送到堡垒户家中的伤病员,将膏药和草药交给他们,并告诉他们使用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项。

这天,袁文才看到谢桂标忙着给留下来养伤治病的伤病员准备膏药和草药,一个人来到刘辉霄处,只见门敞开着,院子外两条破长凳上晒满了文件。屋内,刘辉霄来回走着,不停地整理前委的东西。

袁文才望着忙碌的刘辉霄,没有惊动他。他正欲跨门而入,却本能地回头一瞥,只见长条凳上一溜地摆着中共六大的一系列文件,其中一份用铅笔画出了粗粗的黑杠,在阳光的映衬下,显得异常醒目。

袁文才收住脚,好奇心顿生。他反身仔细一看,那粗黑的铅笔下画出的居然是一行如此醒目而又刺激他神经的标题“与土匪的关系”。

 

他屏住呼吸,急速地看了下去。看完后,袁文才顿觉寒彻肌骨,仿佛掉进了冰窖。他放下文件,一屁股跌坐在地上。刘辉霄闻声而出,看见袁文才如此失魂落魄,心中顿时明白了。他走过去,用力将袁文才扶进室内,却不知说什么好。

两人默坐一阵,袁文才怏怏地告退。从此,那份文件像梦魇一样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。

谢桂标看到袁文才无精打采的样子,还以为袁文才在为井冈山失守的事操心,在劝了几句之后,因为留下来的伤病员实在是太多,忙碌的没有时间去细谈。这时,一直尾追红军的赣军李文彬部赶到东固,吉安的金汉鼎部也对东固采取攻势。

红四军在东固休整一星期后,于2月25日撤离东固,部队掉头向东,经水南、白沙、藤田、招携等地,来到广昌苦竹坝。

上一篇:大柏地战斗

下一篇:千里返回

cache
Processed in 0.046478 Second.